民权:打造高质量发展的“绿色”长廊
素有“绿洲”之称的民权县牢固树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以黄河故道和申甘林带为依托,通过实施国土绿化,湿地保护修复等,把黄河生态廊道打造成高质量发展的“绿色”长廊。
初秋时分,黄河故道生态廊道民权黄河故道国家生态公园内,碧波荡漾的黄河水倒映着古风古色的建筑,绿化树和果树沿河蜿蜒数十里。
民权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主任李杰:
近几年,我们采取了大规模的国土绿化和植树造林活动,在全县52.4公里的黄河故道腹地,我们栽植了36个绿化树种,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。
在黄河故道生态廊道建设中,民权县大力实施黄河故道生态建设提升工程,把黄河故道沿线建设成为绿树碧水辉映,处处鸟语花香,人文特色彰显的生态旅游区。
在湿地公园内,检测到了有鸟类162种,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是5种,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9种,成为了我国64处国际重要湿地之一,是我省唯一一处国际重要湿地。
民权境内的黄河故道自西向东,呈阶梯状分布着任庄,林七,吴屯等3座水库,民权县国家级湿地公园及“绿色长城”申甘霖带沿故道连片点缀其中,构成了一幅古朴厚重的自然,人文景观。申甘林带是民权林场的主林带,被称为”亚洲十大平原人工防护林”之一,“河南塞罕坝”,国内外林学专家誉之为黄河故道上的“绿色长城”。近年来,为厚植绿色发展优势,民权县以申干林带为核心,以湿地公园为重心,着力打造连接湿地公园和生态公园的绿色廊道。